首页\新媒体运营\新媒体内容表达训练:刻意训练,微小改进

新媒体内容表达训练:刻意训练,微小改进

作者: 初欣运营网 发布时间:2021-08-30 08:37:01

讲到内容的表达能力,大概所有人都会觉得,它和体育一样,大家基本上拼的就是天赋。我当然相信天赋这东西,我这里就不举例讲那些我见过的那些天赋过人的家伙了。但是,网上有一句话放在这儿很合适: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的程度。

就算是罗永浩,他的口才也是练出来的,你觉得他天生口才,但你不知道人家背后有多努力。我听罗永浩讲他展现口才的一些心得,我才知道,有些看上去特别不经意丢给学生的话,他是上课前反复推敲比较各种表达句式。

记住,高手首先是任何时候都比普通人更上心。在我看来,从事内容生产,有所追求,你的职业状态和感觉,应该是随时被唤醒,随时被触发的,一个意思,怎么表达效果最好,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讲到表达技能的提高,当然教材、教程之类的很有用,别人总结沉淀的东西,不但总有帮助,尤其是可以大大节省你的认知时间,对新手来说,尤其如此。甚至我经常也会去看那些我觉得水准未必比我强的人的东西。

但是,对内容产品来说,「看」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高估学习效能的方式,如果我们的训练方式,主要是大量地看学习对象的内容作品的话。因为好的内容产品,会让我们不自觉地处于内容的消费者。

作为消费者和作为生产者,能注意看到的东西是非常不同的。我打个比方,你去找一个长期读某份报纸或某份杂志的老读者,你问下他,他读了十多年的那个媒体,到底有哪些栏目,我敢打赌,没有读者能回忆得起来,甚至一个老是订阅同行媒体的人,也不记得自己作为读者时,多少年如一日,却根本没注意到它的栏目和版面设置。

所以,如果我喜欢某某人的作品,我只要天天看,看多了,就自然而然能模仿的很像了。事实上,你一不留神就进入了消费者状态,而不是一个学习和模仿者。

其实,各个领域的高手,你要是问他们是怎么训练的,他们的经验最后都可以概括为:刻意训练,微小改进。所以,高强度地重复工作就是最好的训练,这句话当然也没错,但我认为,被动式的训练最多只是通向熟练工之路。

所谓刻意,就是有强烈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拆分成很多个技能点,我们一个一个地针对性地提升。

我的看法是,刻意训练必须是动手,表达能力是一门高度依赖经验的技能,它和绝大多数实践技能一样,你用眼睛看,是永远学不会的,它必须完完全全是靠动手,最后形成一种类似肌肉记忆式的反应。

我小学的课本里有鲁班学艺的传说,它是一个非常好的说如何用手而不是眼睛学技术的故事。相传鲁班拜师学艺,前面都是被师傅各种穷折腾,让他重复各式各样简单的笨活,这是练基本功。折腾完之后,师傅把自己珍藏的木工模型亮出来让他先看,再然后让他把这些木工活全都拆了,再拼装起来,最后,是把师傅做的模型一把火烧了,鲁班根据记忆做出一套完整来。这三步完成。鲁班就出师了。

我们这里讲的表达能力如何刻意训练,就是跟鲁班一样,最好是从模仿开始,先是看,然后是拆解,再然后是凭记忆组装。我当年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拆解模仿过我的学习对象,我想象不出还有比这更快的方式了。

这里,我就简单讲怎么去学习模仿。

第一步,先确定学习模仿对象,最好你和他有某种内在一致性,否则模仿起来太别扭。确定好对象后,大量收集他的文章,你先反复地看,学习他的表达习惯。

第二步,你选取几篇模仿学习的文章,把文章当中的重要信息全部标记出来——记住,这一步非常重要。传统媒体时代,我习惯了在文章里画线,然后摘录出来。

第三步很关键,你把你标注出来的重要信息作为素材,按照你记忆中模仿对象的风格和习惯,把那篇文章重新写出来。你山寨完了之后,再拿两篇文章仔细对比。表达能力强的高手,他强在什么地方,作为消费者,你是很难全部觉察到的,只有当你作为生产者,你才知道,你以为你熟悉的高手,原来会有那么多微妙的表达细节,是你从来就没有注意到的。

我刚进入媒体行业时,风格化很强的优秀记者和评论员的文章,我都仔细拆解研究过。

第一遍阅读时,我先在相关文字下直接画了线,然后摘录出来,虽然我模仿能力不错,但真组装起来,发现真是差距甚大。尤其是,你只有自己这么组装一次,才能理解人家为什么用这样的结构,用这样的素材和例子,用这样的句子甚至是词汇。甚至模仿一次都不够,你每次都会发现真正的差距和范文的优点在哪里。更重要的是,你只有真正把自己代入到学习模仿对象,你才能从他的视角里真正注意到他的思维、用意和谋划。

音频和视频产品,在我看来其实也是一样,尤其是,如果只是单纯的看,它比文字更容易让你成为信息消费者而不是内容生产者,你更难进入真正的学习当中。

这种刻意训练,你完全不用担心会失去自己的风格。在我看来, 经过模仿阶段之后,才能形成自己的表达风格与习惯。

我个人认为,虽然内容的类型有别,但表达能力强弱存在特定的同行标准。仅就内容的信息传递这一部分而言,好的表达,首先是信息的传递,能做到准确、清晰、简洁的,就具有一种脱俗的高级感。做到真的很难。如果你的表达有很容易识别的节奏、韵律和美感,那就更是难。

但是,一定要记住,我们的表达并不仅仅是信息扩散,还包括与用户的互动,简言之,好的表达,实际上对读者情绪是有调度和控制的。如果你不用拆解组装法,有时你甚至都意识不到还有这样一回事。

如果我们的表达工具是文字,要提升文字韵律和美感,在我的阅读经验里,现代汉语里似乎找不到可以提升你文字韵律和美感的东西,当代汉语的一些特征,要想练习好,或许需要去找在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之类的书,以及极少数优美的散文。多的例子我也举不出来。经常读一读,你能有更好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至于视频和音频,我个人印象里,多看国外最新的试验产品总归是没有错的。

总结一下,这堂课的要点在于,表达能力的训练,一个是刻意训练,微小改进;学东西光眼睛到了不行,必须要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