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运营思维\洪积扇为什么是戈壁(洪积扇的形成原理)

洪积扇为什么是戈壁(洪积扇的形成原理)

作者: 初欣运营网 发布时间:2023-06-17 17:10:26

本文目录一览:

  • 1、什么是古洪积扇?什么是现代洪积扇?怎样区分二者?
  • 2、山前洪积扇分布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3、荒漠也是一种植被?
  • 4、何为洪积物?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洪积扇一般可划分为几部分
  • 5、干旱地貌的荒漠
  • 6、什么是冲积扇,洪积扇?

什么是古洪积扇?什么是现代洪积扇?怎样区分二者?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洪积扇为什么是戈壁(洪积扇的形成原理)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堆积体。洪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辫流形成的扇状堆积地形。形成不同。冲积扇:沉积下来。平面上呈扇形。洪积扇:多次洪积过程形成。特点不同。冲积扇:范围较大,有时可达数万平方千米。

洪积扇的词语解释是:指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辫流形成的一种扇状堆积地形。洪积扇的词语解释是:指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辫流形成的一种扇状堆积地形。注音是:ㄏㄨㄥ_ㄐ一ㄕㄢ_。

指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辫流形成的一种扇状堆积地形。主要发育在干旱或半干旱山区,往往是由多次洪积过程形成。

区别在于:主体不同。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范围不同。

洪积扇就是在发生山洪、泥石流时,块石随之冲出沟谷后,因为动力减小而沉积下来,长期的地质作用下,最终在山区沟谷的缓坡处形成的扇形堆积。沉积特点就是靠近地势高的地方块石较大,越往地势低处块石较少;磨圆度较差。

山前洪积扇分布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由于洪水大小不同,洪积作用规模也有差别,洪积扇顶部物质一般粗大,是潜水补给带,越向边缘越细,是潜水溢出带,溢出地表形成泉水或沼泽,甚至使地表呈现盐渍化。

2、每遇大雨或暴雨时,山区洪流挟带这些碎屑物质冲出山口,在山前平原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洪积扇的表面有放射状沟网,顶部与沟口相连,呈扇形斜面逐渐向山前平原过渡(图1)。

3、典型的洪积扇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前地带。

4、土粒,受多年的雨水坡面流冲刷搬运作用由山顶和斜坡向山谷移动,再通过溪、河向外山谷外搬运,出山谷后地形变得平缓,水流速减慢,水流携带的物质逐渐沉淀,经历数万年,便形成了山前冲积扇。

5、又如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永定河、滦河、滹沱河等河流的洪积扇冲积扇组成,主要属于河流地貌,占华北平原总面积的80%左右它又是古代河流地貌和现代河流地貌组成的,其中古代河流地貌又占河流地貌的大约80%。

6、洪积扇的形成主要因为洪水在山沟里流速快到开阔地后(山区和平原交界处)流速突然降下来,所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洪积扇,因此它的特点为离出口近粒度粗,远处粒度细;还有水质等等。

荒漠也是一种植被?

1、不对,中亚的地貌是以荒漠为主。荒漠分布在气候干燥、降水极少、蒸发强烈,植被缺乏、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其蒸发量超过降水量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流沙、泥滩、戈壁分布的地区。

2、荒漠植被是指超旱生半乔木、半灌木、小半灌木和灌木占优势的稀疏植被。荒漠植被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的干旱地区。

3、以灌木组成的稀疏植被。荒漠虽然气候干旱,风沙多,但是确是以超旱生的半乔木,半灌木和灌木或者旱生的肉质植物占优势的稀疏植被,因此是以灌木组成的稀疏植被。天然植被指未受到人为的影响,而依然在自然状态下发育的植被。

4、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和人为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何为洪积物?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洪积扇一般可划分为几部分

1、组成洪积扇的堆积物叫做洪积物,通常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较差,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物质逐渐变细,分选也较好,一般为沙、粉沙及亚粘土。

2、洪积物是洪流的堆积物。洪流是季节性的雨水或融雪水从山区坡面汇集的暂时性水流。洪积物分布于山间盆地及山前平原地带,尤以干旱、半干旱地区最为发育。典型的洪积扇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前地带。

3、洪流形成的洪积扇可分为粗粒的锥顶相和细粒的边缘相。锥顶相由洪流出山后迅速停积的大量岩块、岩屑和砾石所组成,分选性很差,孔隙度和透水性较高,层理不清晰,有时具交错层或透镜体,在地貌上形成明显突出于整个洪积扇之上的扇顶锥。

4、洪积物是由洪水堆积的物质,它是组成洪积扇的堆积物。

干旱地貌的荒漠

1、荒漠带的地貌作用营力主要有风化作用、重力作用、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4类。地貌的成因类型有岛状山 、剥蚀平原、剥蚀台地、干荒盆和干浅盆、洪积扇和洪积平原、龟裂土平原、盐土平原、盐湖、风蚀平原、风积平原等。

2、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主要有大片砂岩、灰岩、白垩和玄武岩构成,或岩石裸露或仅为一薄层岩石碎屑。

3、气候干旱,地表裸露,植物稀少的地带,称为荒漠。荒漠是干旱区大型地貌形态组合,可分为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岩漠和砾漠是剥蚀地貌,沙漠和泥漠是堆积地貌。

4、干旱地貌一般分为岩石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荒漠地貌等,风成地貌等。雅丹地貌主要是受风力的作用而成的。雅丹地貌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

5、干旱气候区年降雨量不超过200~250mm,南疆低于50mm,托克逊为5~9mm,降水大部分以暴雨形式降落,植被稀少,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烈,风力强,从而有风蚀、风运、风积3种作用,进而形成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6、根据干旱区荒漠地貌特征和组成地表物质的不同,可将荒漠分成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4种类型。岩漠 多形成在干旱区的山地或山麓带,并发育干谷、封闭的小盆地和岛山。

什么是冲积扇,洪积扇?

1、冲积扇是指常年性的河流出山后,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而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是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洪积扇形成快,短促,少有季节性或常年河流,冲积扇则与季节性或常年河流的冲积有关。

2、主体不同。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范围不同。

3、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堆积体。洪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辫流形成的扇状堆积地形。形成不同。冲积扇:沉积下来。平面上呈扇形。洪积扇:多次洪积过程形成。特点不同。冲积扇:范围较大,有时可达数万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