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运营思维\供养有阙(供养有阙十恶罪中什么罪之一)

供养有阙(供养有阙十恶罪中什么罪之一)

作者: 初欣运营网 发布时间:2023-06-18 01:11:39

本文目录一览:

  • 1、供养有阙中国古代罪名隋唐锁定十恶罪中什么罪之一
  • 2、供养有阙构成什么罪
  • 3、诸子孙违反教令供养有阙者是唐律第几条

供养有阙中国古代罪名隋唐锁定十恶罪中什么罪之一

1、谋大逆。“大逆”在秦汉时用来做一些被认为罪大恶极犯罪的形容词,并没有具体的罪名指称。唐朝的法律注解明确这类犯罪有三项具体罪名:“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

供养有阙(供养有阙十恶罪中什么罪之一)

2、不孝之罪。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指以财物贿赂官吏或尊长等。指用其他方式讨好人家。指贿赂官吏或尊长的财物。特指献给皇帝的贡物。

3、十恶,中国封建时代十类重罪的总称。这十类罪行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这些罪行被封建统治者认为是最重的罪,故称十恶。十恶是从秦汉起逐渐形成的。秦律有不孝、不敬等罪名。

4、十恶之首是:谋反。由于十恶之罪直接危害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核心---君权、父权、神权和夫权,所以自隋唐确立十恶之罪以后,历代封建法典皆将之作为不赦之重罪。1)谋反。指企图推翻朝政。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供养有阙构成什么罪

1、唐朝的法律注解明确这类犯罪有三项具体罪名:“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

2、不孝之罪。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指以财物贿赂官吏或尊长等。指用其他方式讨好人家。指贿赂官吏或尊长的财物。特指献给皇帝的贡物。

3、即空缺,缺少的意思。古有“诸子孙违犯教令及供养有阙者,徒二年。”其解释是,“可从而违,堪供而阙”,即父母教令能执行而不执行,家里条件允许而不供养父母时,祖父母、父母提出“不孝”之诉告,方得定罪。

诸子孙违反教令供养有阙者是唐律第几条

1、诸子孙违犯教令及供养有阙者,徒二年。谓可从而违,堪供而阙者。须祖父母、父母告,乃坐。

2、《唐律·斗讼》规定:“诸子孙违反教令及供养有缺者,徒三年。 ”明清时刑罚稍有减轻,但依然是打一百大板。

3、诸詈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过失杀者,流三千里;伤者,徒三年。若子孙违犯教令,而祖父母、父母殴杀者,徒一年半;以刃杀者,徒二年;故杀者,各加一等。即嫡、继、慈、养杀者,又加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