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药丸和红色药丸

上节课我们讲了关于角色化的一些基本概念,我来帮你先简单的复习一下: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扮演很多角色,你以为你是在做自己,但其实,你只是在扮演别人给你安排的角色而已。不过,之所以我们会被角色化,是因为角色化能带来效率,有了角色我们就能预期对方的行为,陌生人之间也能产生很高效的互相协作。

但是,角色化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边界和束缚,它让我们看不见真实的自己,也看不见真实的对方。这个就好比是:你出生在一个监狱里边,这里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你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你会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这里仅仅只是监狱里的生活方式,在这个监狱之外,还有一个大得多的世界,那里更加精彩!但是,那个世界,你需要脱去角色化的外衣才能进入!

如何去角色化?

好,那么你该如何「去角色化」呢?

有一本书叫做《用户体验要素》,书里的内容讲的是如何从0到1设计一个网站,但是湖畔大学的梁宁老师,在她的得到课程《产品思维30讲》里,用这个分析框架,做了一些改变,拿来分析一个人的不同层面,也非常适合,可以帮助你透视一个人的全貌。

所以,下面我们就借用这个框架,把一个人分成5个不同的层级来逐层分析,其中,最深的那一层,就是你真实的自己。但是,在它的外面有4层厚厚的外衣,所以一般情况下,你很难察觉到这个最深层,那么今天,我就来试着帮你一层层拨开这些外衣,带你一起去寻找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你点开文稿,可以看到这5个层次的一张图示):

蓝色药丸和红色药丸

先来看最外面的第一层,它叫做:感知层

什么是感知层?

就是你对一个人的整体感觉,比如说,你觉得她长得很漂亮,或者打扮的很时尚,或者感觉她很有气质,很有气场,交流的时候你感觉特别舒服...

这些「感觉」就是他的感知层。

那这些「感觉」就能代表对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吗?

当然不行…

这是社交关系中最浅的一个层次,如果我们是在感知层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能了解到的对方其实是很模糊的,甚至是不真实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再深入一点了解一个人的话,那么,你就需要进入下一个层次...

第二层:角色层

也就是我们这2节课主要讲的部分。

比如他是在哪家公司上班?担任哪个职务?他是否已经为人父母了?这些就是角色...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个的角色里,并被这些角色所驯化。比如说你遇到一个银行职员、公务员、或者程序猿…你和他们在打交道的时候,就能够明显感觉到他身上这个角色的痕迹。他跟你说的话,做的动作,都是被这个角色所影响,甚至是被控制的。

还记得吗?角色是边界,是束缚。

如果你和对方,是基于「感知层」的了解,基于「角色层」的接触,那么在彼此交流的过程当中,你们的对话内容就会被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无非就是见面做一个简单的寒暄,然后说一些和工作相关的对话,找不到话题的时候,再一段调查户口式的问答…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陌生人、和同事、和普通朋友进行社交的时候,其实大都是基于这个层次的,但是,这种方式就像是你和另外一个演员,在一起拍一部电影,你们两人在剧中看上去关系不错,但是这些交际都是基于你们所扮演的角色的交际,一旦舞台落幕,脱去演出的服装,你们也许又会重新变成陌生人...

如果,你想要再深入了解一下自己和对方,那么,你就需要再往下走一个层次...

第三、第四层,我们一起讲

从第三层开始就是一个人深层次的部分了。

第三层,叫做资源结构层。资源结构就是指你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等等…

第四层,叫做能力圈。就是指你的各种能力,比如管理能力、商业能力、沟通能力、专业技能、等等…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初期的角色都差不多,一开始都是学生,毕业后都是小职员,但是每个人未来能去到哪里,能成为另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由你的能力和资源结构所决定的。每个人的家庭环境、人脉资源、财富资源、以及能力水平的不同,会支撑着你们成为不同的角色。

我们每个人的角色会改变,但是资源结构层和能力圈只会不断的进化。

比如你原来在一个大公司里做程序员,现在辞职去创业了,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个公司,你变成了合伙人,成为了公司的老板,虽然说,你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但是你的能力和资源结构并没有一起改变,而决定你是否能够胜任这个新角色的,不是那一张崭新的名片,而是你的能力圈和资源结构层能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的进化,让你能够匹配得上这个新的角色,如果匹配不上,那么最终,你的这个新角色,也会再次失去!

因此,从这点望去你也可以看到,很多人工作不顺心,想换工作,眼睛里边盯着的都是不同公司里的不同角色,而从不把注意力关注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圈和资源结构层上,结果就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在同层次的角色中跳来跳去,等到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同样的角色可以由更有潜力、要求更低的年轻人来做,那么这类人的竞争力就越来越低了...

好,这是第三、第四层,接下来我们要进入最深的一个层次...

第五层:存在感知层

什么意思?

就是你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说人话,就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刷存在感」的?

比如说,有些人吃了顿美食,发个朋友圈,收到了100个点赞,那么,她就觉得自己很有存在感;而有些人呢?她希望能被自己喜欢的人惦记,希望能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如果这些能被满足,她就很有存在感;

而还有一群人呢?他光有这些是不够的,他需要在职场里被领导关注,在事业上获得非凡的成就,在行业里被同行看见、被别人重视…这样,他才能感觉到存在感!

所以,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你到底想成为怎样的「存在」?

在什么样的状态下,你才会感到满足?没有被满足,你就会百爪挠心?

还记得我们在第三单元里讲的「人生密码」吗?你愿意为它乐此不疲的,做不好你就无法忍受的,这个就是你「存在感知层」里的东西。等你做到了,满足了,你也就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了。还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你才需要扩充自己的能力圈、资源结构层,每天上蹿下跳,找人找钱找事。如果存在感满足了,你可能就会懒得去做这些事情了,因为扩充能力圈确实是一件挺累的事情...

所以,你希望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就能驱动着你走多远,你的边界就会被扩展到哪里。

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你的人生使命是什么?

是不是感觉这几个问题都好大好陌生?

脑袋里一片空白,从来没想过?

就算想过,也从来没有找到过答案?

为什么?

因为你已经习惯了在角色下的生活,习惯用角色化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你的关注点从来都是从「角色」出发的,你现在心里想的目标,到底是你的目标,还是你的「角色」它想达成的目标?

所以,想要想清楚这个问题,你就需要先抛开这些角色,现在你就是你,如果你的身上没有这些职位、身份,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这个答案,也许你不能马上回答我,但是没关系,因为你还没习惯去掉角色的状态,等你习惯了,答案也就自己出来了。

好,到了这一层,其实就是每个人的内核。

也只有了解到这一层,你才能和对方建立起深度的关系,你才能看见一个真实的自己。

不管你在角色层看上去活的多滋润,如果存在感没有被满足,你感受到的还是痛苦。存在感的需求越高,没有被满足的落差越大,你的痛苦感也就越大。而你,如果放弃了对自己存在感的追求,那么也许,你就超脱了,但也许,你也就此平庸了...

所以,你与别人的相处,是看到了他的哪个层次?是与他的角色层相处?还是他的存在感知层?

你看自己,又是看到了哪一层?是看到了的是自己的角色?还是看到了角色下的能力和资源结构?或者,你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感知?

被动的人生是从外往内探寻的,(也就是从感知层,角色层,资源结构层,这样从外向内一层层扒开的),那么很多人,他都会被困在角色层,在角色下生活,一生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

而如果是主动的人生呢?

它就是从内往外拓展的,(也就是先里了解自己的存在感知层,然后为了满足这个存在感知,去提升能力圈,然后再去配置适合的资源结构),那么这样的人生就是去角色化的,他没有边界的限制,一生,都在自我成长,纵情向前!

而想要选择哪一种生活,决定权就握在你的手中,借用电影《黑客帝国》里墨菲对尼奥说的那段换:「如果蓝色药丸代表继续过角色化的生活,而红色药丸代表去角色化的生活,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如果,你选择了红色药丸…

那么恭喜你,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

小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今天我们借用了《用户体验要素》这本书里的分析框架来剖析了一个人的五个层次,来帮助你脱掉角色的外衣找到真实的自己,这个分析框架一共分为五层,分别是:1、感知层;2、角色层;3、资源结构层;4、能力圈;5、存在感知层。

通过这两课的学习,我希望你能学到3点:

1.角色意味着规则、边界和束缚,它让你无法突破自己。你以为是你在思考,其实你是在替角色思考,你想做的事情,其实是角色想让你做的事情。你想要突破这些限制,你就要看到自己的存在感知层,从这里出发,扩展你的能力圈和资源结构层,你才能突破角色的边界,纵情向前。

2.你要意识到,日常生活中你所接触到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是「角色化」的,你以为的他,并不一定是真正的他,他今天对你这么说、这么做,或许完全是基于角色化的考量,而非他真正的本意,你要学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把「他」和「他的角色」区别对待。而如果你想追求的是深度、长期的关系,你需要看到的就绝不仅仅是对方角色层和感知层上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你需要来到对方的存在感知层,了解他真实的快乐,更要了解他真实的痛苦。

3.角色化,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拥有角色的时候,你收获的是确定感和效率,而去掉角色,你就能发现未来更大的可能性,你能突破角色给你划定的边界,纵情向前。而选择过哪种生活,想要怎样的未来,选择权其实就握在你的手中。

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是:

你觉得自己更适合角色化生存,还是去角色化生存呢?为什么?

原创文章,作者:初欣运营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wp.cn/136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0日 下午9:10
下一篇 2022年3月20日 下午9:16

相关推荐

  • 我相信你会来,所以我等

    文/稻田 百年以前,一个行装里夹着字帖和诗集的年轻士兵,随部队从湖南到四川驻防,路过湘西边境一个叫“茶峒”的小山城,驻足凝视回眸间,山城秀美的风景与柔和的人烟悄然印浸到他的心田里,...

    2021年5月27日
  • 如何停止脑子里的胡思乱想?

    胡思乱想是一种高内耗行为,它将耗尽你所有精力。 这种状态就像一天结束时你疲惫地躺在床上,千头万绪也跟着涌上心头直到整个人被失眠吞没。 30岁了还没对象,爱情抛弃了我! 医生建议做进...

    2022年3月25日
  • 有利用价值,就有感情,没有利用价值,只是.......

    文/微笑行动 有利用价值,就有感情,没有利用价值,只是一个毫无相关的陌生人。 有没有发现一些和自己有着关系的人,都是因为价值的存在,而通过互相利用来维持。你可能觉得两个人的感情,不...

    2020年12月5日
  • 越来越多的男人喜欢聋子的耳朵

    有的男人喜欢聋子的耳朵,明知是个摆设,仍爱得不得了,只要这个摆设够养眼。 养眼的女人很多,聋子的耳朵信手捏来。 S是位著名画家,看上了一个洗脚妹,从此这个漂亮的洗脚妹摇身成了画家的...

    2021年1月5日
  • 你做好财富自由的准备了吗?

    欢迎来到从梦想到财富第一季:关于财富的 12 次认知升级 你现在听到的是《从梦想到财富》第一季课程的发刊词,我是谢春霖,今天我们先来聊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财富自由 财富自由,是很多...

    2022年3月17日
  • 何必这样不遗余力地折磨自己?

    偶尔他会发短信给你。 偶尔他会主动约你。 但有时你给他发短信,一天都没有回复。 有时你约他出来,他会找借口拒绝。 这种暗示,你是应该领会的——他不喜欢你,但喜欢跟你逢场作戏。 男人...

    2020年12月23日
  • 女人都要做黄玫瑰

    提起黄玫瑰就是亦舒笔下那个风情万种、至情至性、倾倒众生的女人。从少女成长为女人,再由女人到少妇,从失恋到失婚,从相逢到别离,从再婚到重遇,从刻骨铭心到不离不弃……黄玫瑰一波三折的人...

    2021年1月19日
  • 你若真心对待我,我绝不会辜负你

    文/微笑行动 心里的感受,是最清楚,你若是真心对待我,我会感到很幸福;你若是待我不好,我会感到难过。因此你对我好,我绝不会辜负你;你对我不好,我会转身离开。 感情好的两个人,是双方...

    2020年12月3日
  • 什么是内容营销 内容营销的重要性

    回到今天的主题:什么是内容营销?

    2022年9月9日
  • 流程图怎么画(流程图用什么软件做)

    工作中,很多小伙伴需要绘制流程图,那么如何绘制流程图呢?其实并不难,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流程图的3种绘制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哦~ 一、Word制作 ...

    2022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