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选错问题,越努力越失败

昨天我们讲了其中的两层,分别是:第一层,环境,在这个层次的人,他的典型思考模式是:这都是你们的错!而他给出的解决方案呢?通常就是:换一个环境。

第二层,行为,在这个层次的人,他的典型思考模式是:我还不够努力!也就是当这类人遇到问题的时候,他的解决办法就是「我要更加努力!」

但是,通过努力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越努力的人,获得的成就也就会越大吗?

当然不是…

想要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获得更大的成就,除了「努力」之外,一定有更重要的因素在背后推动,我们需要再上升一个理解层次…

好,那么今天,我们接着来看第三层,它叫做:能力

在这个层次的人,他的典型思考模式是:方法总比问题多!

一旦选错问题,越努力越失败

比如你看,农业时代的人比我们更加忙碌,但生产力却不足现代人的万分之一,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现在的人更勤奋了吗?

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他们不会使用机器,也不会使用互联网来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效率。机器和互联网是什么?看似是工具,本质是扩展了你的能力。5000年前,你想要告诉一个人一件事情,你得策马奔腾三天三夜,但是现在通过互联网,你不需要1秒钟,互联网扩展了你的沟通能力。

所以什么是能力?能力就是你能用更简单、更高效的方式解决同样的问题,有选择便是有能力。

好,那么当问题发生的时候,理解层次处在「能力层」的人会怎么思考呢?

他会认为问题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因此,他们给出的解决办法,也会在「能力」这个层次里去寻找,比如说:

l线下门店生意不好,那可能是因为我的经营模式太陈旧了,我需要学习新的方法…比如,可以通过社群经济的方式来降低我的获客成本,提高复购率...

l和男朋友关系处理不好,一定是我的沟通能力有问题,我要去学习能改善亲密关系的沟通技巧,比如《关键对话》和《幸福的婚姻》...

l以前我是做业务的,现在刚成为部门经理,团队业绩下滑,一定是我的管理能力有问题,我以前根本没有学过管理,我得去报个MBA班,从「古狄逊定理」开始学起…

处在这个层次的人,他有非常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他能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成可操作的方法,进而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他们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问题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定有人曾经遇到过,并且已经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的,只是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而已,所以,他们不会自己去尝试,而是去直接找到这些经验直接使用,因为你的顿悟,也许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好,如果你能走到这个层次,也就是既有「行为层」的勤奋努力,又有「能力层」的方法套路,那么普通问题基本已经难不倒你了,你已经有能力胜任一家公司里的中高层的职位了。

当然,这里说的每提高一个层次,并不是说就不要下一个层次了,比如说有了方法就不需要努力了,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上升了一个思考层次,不然你就会变成纸上谈兵,不落地。

好,「能力」这个理解层次,是我们「意识」能想到的最高层次了。

再往上走,就要进入到我们的「潜意识」区域,内容会变得比较模糊,之前你可能很少接触到这些层面,所以可能会比较难理解。

如果有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你可以打开文稿,对着文字多思考一下,毕竟听完不是目的,真的能理解理解这些内容,能用来改善自己,能获得更好的人生才是目的,才是我这个课程真正能带给你的价值。

好,那什么问题,是你有「能力」也解决不了的呢?

就是你选择错了问题!

什么意思?

就是你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你得先清楚,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比如线下门店的问题,导致现状的原因看上去有很多,但其中哪一个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呢?

是团队管理的问题?是营销方式的问题?还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你是应该打折清库存减少损失,准备关门?还是战略转型,坚持到底?

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人生的不同走向,而一旦选择错了问题,你那些优秀的「能力、行动力」只会让你越走越远。

那如何才能提高做选择题的能力呢?这个,我们就需要再上升一个层次…

我们接着来看第四层:BVR

在这个层次的人,他的典型思考模式是: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一旦选错问题,越努力越失败

如果说「能力层」是做解答题的能力,「BVR层」就是做选择题的能力,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更重要,什么可以忽略不管?

什么是BVR?它是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组合:

B(Believe):信念,就是你相信什么是对的?

你相信这个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往大了说可以是世界观,往小了说就是一个个概念。

为什么我们整个专栏课程都是围绕概念来讲的?其实就是在帮你构筑一个更完整的世界观,这是你的硬件,是你所有能力能够得以发挥的基石。

V(Value):价值观,就是你认为A和B哪个更重要?

比如,你遭到了抢劫,别人问你「要钱还是要命?」

通常你会选择要命,为什么?因为你的价值观就是:命>钱。

但是当你现在有1个小时的空闲时间,那么你打算用来看书?还是刷朋友圈?还是睡觉?

那每个人的选择就不一样了。因为每个人对这3者的价值衡量标准是不同的。这个价值衡量的标准,就是每个人的价值观。

好,我们再来看R,R是什么?Rule:规条,它是指做人做事的原则。

就像是公司的规章制度,每个人也有他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

这些原则是从哪里来的?就是来源于你的信念和价值观。

比如说,我做事情有一条原则就是「只做有积累效应的事情」,为什么?

因为它来自于我的一个信念,就是我「相信复利效应」,也就是说,不管这件事情目前看上去效果有多不明显,只要每一个动作所带来的结果能够叠加起来,前一个动作能够成为后一个动作的预动作,那么我就根本不用担心这件事情的未来发展,因为他会慢慢产生复利效应,我只需要继续重复,并耐心等待就好了。

所以,规条存在的意义,就是提高你做选择的效率,当你面对选择题的时候,你不需要每次都深度思考,权衡比较,而是可以直接给出答案...

因此你看,「能力」层是让你把事情做对,而「BVR」层呢?它是让你选择做对的事情。

好,我们再回到线下门店的案例,来看看处在BVR层的人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当门店业绩出现下滑,这里边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分类,比如说你可以把它们分成5大类:

第一,成本问题:比如说房租涨价、库存积压、装修成本、进货成本等等,这些都是成本问题;

第二,团队问题:像...员工士气,成员离职,这些是团队的问题;

第三,市场问题:比如客流减少,人们现在喜欢去网上购物,网上的售价现在更便宜等等,这些都是市场变化所的问题;

第四呢,营销问题:就是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让用户了解你的,目前门店好像没什么营销方式,就是开门迎客;

第五呢,渠道问题:就是用户可以在哪接触到你?目前好像也没什么渠道,这个线下门店就是目前唯一的渠道。

好,把这些问题梳理清楚之后呢,然后干嘛?

如果说是处在「能力层」的人,那么他可能就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案,比如说针对团队的问题,他可能会给出一整套员工激励方案;面对营销问题,他可能会去增加一些户外的广告,或者开一个公众号开始写文章;而面对渠道单一的问题,他可能就会建议也去开个淘宝店…

你看,他的解决过程就像是摊大饼一样,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结果呢?结果问题….竟然变得越来越多了...

好,那「BVR层」的人呢?他会怎么办?

他可能,并不会马上给出解决方案,而是会先思考:看上去都是问题啊,但是这些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除了这些看的见的问题,还有没有藏在这些问题下面的,看不见的问题呢?

深入分析后,他发现确实有,那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交易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淘宝之所以能那么便宜,是因为短路掉了中间环节,工厂能够直接面对消费者了,不需要再经过总代、省代、区代…等等这些价值传递的中间环节了,因此价值传递的效率大大提升了,所以网上价格才能那么便宜。

啊,那怎么办?

大家都别开实体店了吗?全部去网上开店?

但是,好像现实情况也并不是这样啊,还是有很多实体店的,为什么?

对,因为线下门店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是线上网店没有的,那就是线下的产品能摸得到,能试穿,用户的体验感非常好,信任度更高!

好,然后呢,然后他就根据这些思考,画出了一个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图(你点开文稿可以看到一张图示):

一旦选错问题,越努力越失败

我来简单描述一下,这张图是说:交易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了淘宝店的售价更便宜,而淘宝店的售价便宜,导致了用户都去网上购买商品,因此进店的人流也就变少了,从而导致了团队士气的下降,而门店人流的减少,团队士气的低落,网上售价的降低,共同导致了门店销量的下降。

所以,原来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互联网的连接效率变高而导致原本的交易结构发生了变化,淘宝店家是因为「短路」掉了价值传递过程中的那些总代、省代、区代等等这些中间环节,让商品可以用更短的距离来到消费者的面前了,所以价格才能那么低,这才导致了后面的一连串的反应…

好,找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了,然后怎么办呢?

重新去改变这个交易结构吗?

有些事情你能改变,有些事情你改变不了,你只能改变你能改变的事情,那什么是你能改变的呢?

1.适应环境,也就是既然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市场交易结构发生了变化,那么你就得想办法重新适应这个新环境,也就是你也得想办法去短路掉中间这些环节,把售价降下来,提高成交率!

2.你还可以根据SWOT分析,采取防御型策略,也就是用自己的优势去对抗市场的威胁,也就是:你需要增强线下门店的体验感,比如用户付款前,让他先来个百米冲刺,然后以跑步的成绩来计算折扣;每周的冠军还可以免费获得最新款的跑鞋;另外,你还可以扩大体验范围,比如举办一个全城跑不死大赛,让喜欢慢跑的人都加入进来,然后让最后一个倒下的人成为你的门店形象大使,并赞助他全年的运动装备,而其他人则可以给他们颁发一个鼓励奖,也就是一张买鞋子的代金券…有了这个能以吸引眼球的活动,就能拿来和线上的流量端合作,与线下的其他门店结成异业联盟,将这些原本不属于你的流量,拿过来!这样就可以解决人流量下降的问题了。

当然,我这里只是举例子,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成功的案例可以参考。

好,这就是理解层次在「BVR层」的人会给出的一种解决方案。

细心的同学听到这里,内心可能会有个疑问冒出来,那就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我知道哪个更重要,哪个不重要,但有时候2个选择看上去都是对的,而我必须选择其一,怎么办?」

比如你还是那个经销商,你是否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去工作可以获得百万年薪而且还没有风险,那你是否会关掉店铺回去打工?还是顶着风险,继续做收益可能会更大的老板呢?」

请问你会怎么选择?

面对这样的选择题,你就需要再往上走一个层次…

这个,我们下节课再说~

小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今天我们又在理解层次里向上爬了2个层次,分别是:

第三层,能力,处在这个理解层次的人,他会认为问题都是因为自己能力的不足而产生的。因此他会去书里、去课堂上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成熟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四层,BVR,也就是信念、价值观、规条,如果说能力层的人是把事情做对,那么BVR层的人就是去选择做对的事情,因为他很清楚,选择永远比努力更加重要,一旦选错了问题,越努力越失败!

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是:

如果你现在对自己每个月的收入不太满意,那么请试着站在第三层(能力层)以及第四层(BVR层)思考一下,你会分别给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呢?

原创文章,作者:初欣运营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wp.cn/136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0日 下午9:16
下一篇 2022年3月20日 下午9:22

相关推荐

  • 女人都要做黄玫瑰

    提起黄玫瑰就是亦舒笔下那个风情万种、至情至性、倾倒众生的女人。从少女成长为女人,再由女人到少妇,从失恋到失婚,从相逢到别离,从再婚到重遇,从刻骨铭心到不离不弃……黄玫瑰一波三折的人...

    2021年1月19日
  • 教你公众号怎么运营 四个步骤让你轻松get

    网络图片 不管是公众号还是其他自媒体平台,要想做好的话,必须保证价值的持续性输出,关于公众号的运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公众号的定位 首先你要确定自己的公众号要做什么,...

    2022年9月22日
  • 新手如何做抖音 抖音视频运营技巧

    我们用抖音是想让更多人知道你的品牌,我们要做企业品牌推广,还是只是想单纯的把你的产品卖出去。 大部分企业都是希望利用抖音来卖货的,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在抖音直接推销的。 如果你的...

    2022年9月17日
  • 说尽现实的句子,寓意深刻,值得收藏

    总有些句子,能够让你有所感悟。 01、人就是这样,会本能地逃避最根本的问题,直到不得不面对。 02、野心和实力是对等的,在没有实力的时候谈野心,前方等待你的只会是一无所获。 03、...

    2020年12月16日
  • 功能结构图怎么画(功能结构图用什么软件画)

    在前面的几篇文章中,我主要分享的是一些产品思维方面的内容,之所以分享那么多思维方面的内容,因为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其实是在思维。 但有人会说了,天天说些理论方面的,难道产品经理就是靠...

    2022年5月30日
  • 爱好摄影的朋友

    看到茜茜拍的一组照片比明星都拍得美,大家好奇地问是什么人能把她拍得这样美?肯定是专业摄影师的作品。 茜茜说:不是什么摄影师,只是一个爱好摄影的朋友。 此后就不断能看到茜茜的美人照,...

    2021年1月3日
  • 遇到对自己痴情的男人才是捡到了宝

    X说她最近喜欢上了一个人,那个男人其貌不扬,学历也不及她,但只有一点,X便爱上他了——那个男人痴情。 遇到痴情的男人,女人觉得是捡到了宝。在感情不断贬值的当下,还有什么比痴情更让人...

    2020年12月25日
  • 新媒体运营频频碰壁怎么办 教你如何从入门到精通

    新媒体行业的热门,让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同行越来越多,大家都想来“分一杯羹”。

    2022年9月11日
  • 自媒体运营怎么做 5种最容易爆的文章类型

    自媒体运营应该怎么做呢?什么类型的文章容易出爆款呢?很多小伙伴都会说,自己的文章没有推荐量、阅读也不高,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解决呢?今天给大家推荐5个容易出爆文的文章类型:

    2022年9月8日
  • 婚姻是每个人的福利(上)

    把幸福放在几只篮子里 几年前,我去好朋友家.参观她的新居。我特别喜欢她家所有内门的门锁,那种上千元一个的银色球形雕花门锁,握住手心,感觉特别舒适。那自然也是朋友的钟爱之处。但事隔不...

    2021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