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所谓机会成本就是当你选择了做A,你就必然的不能做B、C或D这些事情,那么B、C、D就是你做A这些事情所选择的机会成本。换句话来讲,我们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机会成本的。因为当我们选择了一件事情,就意味着我们同时放弃了其他时候的事情。那么其他所有事情是我们的机会成本。怎么选择呢?就需要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的。如果我们选择一件事情,放弃的其他事情对我们微不足道,那就说明我们这件事情的选择是对的。或者来讲,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做成了。它满足了我们最主要的期望和需求。那么这个事情的选择也是对的,因为机会成本最小。所以,我们每个人在选择是创业还是打工的时候,都面临着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创业是机会成本最大的一种选择。对那些不适合创业的人来说。首先,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适合创业,绝大多数人都不适合创业。这种说法,虽然有点不近人情,但是是事实,如果一定要是量化,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大概只有不到10%的人,适合在创业公司做。而这其中的又有不到10%的人,适合当创业企业的那个领军人物,或者叫创始人。这样算下来,最多只有1%的人适合做创业的领军人物。我认为,如果再准确的看,这个比例其实都说高了,也许应该是万分之一,或者十万分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在前一讲,我们已经讲到了创业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它是把一个没有的公司建立起来,并且让它生存和发展下去,那么这么难的一件事,它就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我们要带着一群未知的人,去一个未知的地方。难度是这样,首先在创业的时候,你不知道你要带领哪些人去创业。因为公司刚开始,你可能只招聘了三个人。以后,你要招到三十人,三百人,三千人,三万人。你并不知道你未来要找哪些人,你要带领哪些人一起走?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具体要去到哪里?我们在创业出发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我们大概的方向,但是这个方向是不是最终的方向,这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我们本来想好了一个很好的方向,但是一出门发现市场变了,那我们就要调整;发现竞争对手非常强大,我们也要调整;发现我们手里的资源不足以完成这个方向,我们还是要调整下方向。所以我们到底要去哪个方向?其实在我们起步的时候不是很清楚。你现在去看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企业,它最终成功的时候所做的事,跟它刚刚起步的时候想做的事,差别非常之大,可以尝试的。
360公司起步的时候是想做一个庞大的社区,但最终它是从查杀木马病毒软件做。这个事让它获得一个成功,这种例子比比皆是。诺基亚当年是做木材的,最后它在手机上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成功。所以,所有的创业企业,它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这个难度非常高。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是不适合的。我经常开玩笑说,你要想看一个人适不适合创业,就要看他小时候是不是个孩子王,他在学生时代的时候,是不是一个学生中的头领。如果你在幼儿园里都不是孩子王,如果你在中学和大学的时候,都不是同学间的中心和领袖,那你现在怎么可能去带领一群未知的人,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完成使命呢?那么,如果你是一个不适合创业的人,按照我刚才的推算,可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甚至是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是不适合创业的。那你选择了创业,其实你的机会成本就是最大的一种机会成本。因为你选择了你最不该干的事。因为你选择了你最不擅长干的事,你开始去干,那你的机会成本岂不是最大?那也许就是你选择错了。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所有想创业的人其实都是人精,至少都是智商极高的那批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可能也会认为,找一个合适的人,合适的公司,合适的岗位,老老实实打工是最佳选择。但凡认为自己能力比较强,或者有一点雄心壮志的人,他就会想来做老板,自己来干自己的事情。因此,所有选择想创业的人都是人精,都是高于他同类人的智商和情商的这批人。而这批人,一旦他选择去打工,你可想而知他的优势是巨大的。
很多著名的企业,他能够应聘进去。很多的重要岗位,他应该也能够应聘进去。所以,对于这些想创业的人精来讲,一旦他们选择了打工,很可能他进入的就是名企,一个很好的起步岗位,拿着一个很好的起步月薪,然后晋升很快。一旦他选择了创业,可能在前3年、5年,还在苦苦的为方向,为发工资,为揭不开锅来发愁的时候,他如果选择了打工,也许在那个著名的企业里已经升职到部门经理、总监甚至更高。一边是每天苦苦的为生存而挣扎,另外一边是一个很好的Title,过着很好很舒适的一种生活和工作。岂不是机会成本也非常大。而反过来说,一旦你选择的创业,它就是一个十年以上的长征。在上一讲我们重点讲了这一点。它是一个10年以上的事,10年之内你停不下来,甚至10年之后,你也停不下来。我们看到很多创始人,他把企业卖了,一旦企业了问题,他又重新出山,重新去救企业。所以我说创业是件一辈子的事,只要你的生命没有消失。你创办的企业就永远跟你相关,不管是你把企业已经卖掉了,还是你已经退休了。你创办的企业,只要出现了问题,你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你都会让自己去出手,去参与,去干预。
所以,创业其实不仅仅是一个10年以上的长征,它也是一辈子终身的事业。你选择了创业,轻易地下不了这艘船。如果你想下船,其实又很难。我们讲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创业更是如此,一旦你创业开张,就意味着一笔巨大的费用就投入进去了。你要注册,你要租房,你好招聘,要采购办公设备,你要去采购原材料。所以创业一旦开始就是一笔巨大的投入,而且当你上路的时候会越投越多。因为当我们创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会出去求助。找我们的人脉关系来帮我们或是借钱,要关系,要资源,你会动用全部的资源。所以创业不仅仅是你自己的事,他也会牵扯到你周边的人。尤其是离你越近的人,跟你关系越近的人牵扯的越多。
那么,当你想把创业停下来的时候,你的摊子事很大,很难受的。你的员工怎么办?你已经投入的这些设备怎么办?你已经动了人情,调动来支持你的这些人怎么办?如果你决定收手,对他们所有人来讲,都是一个巨大的失望和巨大的投入,没有一个回报。所以,创业开始很简单,走起来很漫长,结束起来,收摊起来很难。我这么多年,其实看到过身边很多的朋友,他们错误的选择了创业,然后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
10年前的时候,我有一个当时就是10年的朋友,他在一个国际500强公司的美国总部工作,它原来是在中国总部,后来被调到美国总部工作。在2001年左右,那时候也有一波创业浪潮,他在美国,有人愿意给他投资300万美金,他想回国来做教育。当时,他就从美国先回来一趟,找了一些朋友来了解市场去考察。我们几个共同的朋友都劝他回来挺好的,现在中国创业机会很好,而且有人给你钱,那时候300万美金是非常值钱的,那你就回来干吧。
唯独找到我的时候,我建议他,不要回国创业。因为我知道这个朋友是一个在大平台上非常适合施展,而且特别适合承担某一个任务的某一个环节的人,我这个朋友是一个特别文质彬彬的人,你能够想象说那种IBM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永远的仪表整齐,面面俱到,彬彬有礼,专业技巧非常强,所以他其实是一个特别适合在大平台上承担一个职责的人。或者,讲他是特别适合一个大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你一旦让他自己脱离了熟悉的那些规则,重新去创一套,或者这事情从头到尾都需要他自己做完,那就不是他的长项了。我当时跟他讲,你在500强企业这个平台上,你是如鱼得水。因为需要施展和发挥的都是你的长项,但是一旦你脱离了这个平台开始创业。那我说你就要用你的短板来跟所有人竞争。我当时还给他举例子,像我这样的人,我特别的不习惯于中规中矩,不习惯于约束。我愿意去创新,所以我特别适合创业。而你,非常习惯于秩序,非常习惯于流程,我说你不适合创业,更重要的是,一旦你离开你那个企业拿了投资人的钱,你就给自己加上了几条枷锁。我说,拿自己的钱创业可能还好一点。万一失败了,赔的是自己的钱,或者万一发现不太适合,那我认赔,我开始转向,我开始去做我适合的事儿,比如说我又去打工,或者是怎么样?赔的是自己的钱,这些都很好办。但是一旦你拿了投资人的钱,当你决定终止创业或是转型的时候,你就会面临着你原来对别人的一个承诺,兑现不了。或是原来你带给别人的一个梦想,你给别人讲的一个故事兑现不了。我说,到时候你会左右为难,很可能你会自己掏钱出来,把钱退给投给你的人,然后你再去收手。我说,如果是这样,你真的是想创业的话,我建议你先拿自己的钱先创业。他最后听取了我的建议,没有选择回国创业。后来,他也回国了,这个中间也跳过槽,在国内的两个、三个这样的大企业职位越做越高,待遇也是越来越好。他生活的也很惬意,也很满意。试想一下,如果他当时从美国的那个500强辞职了,拿着投资人的钱回国创业,他的机会没有多大。那么,今天他所拥有的一切都不会拥有。
这里面我还有另外一个极端的例子,我另外一个20多年的朋友。他一开始的时候,选择了跟别人一起创业,但是大概在7、8年前,选择了自己创办一个企业。前一段,我们又遇到,我问他怎么样,其实他这种例子是很多的,他告诉我说,公司其实一直是在盈亏平衡点上挣扎。经常的是需要自己贴钱。给公司去发工资和付房租,所以他现在还是比较困惑和苦恼。我另外一个朋友也是这种例子,他给我讲当年他最难的时候,因为他夫人在外企,收入比较高。他说,他有一年多的时间,每个月就等到他太太发了工资,工资账户上有钱,然后他们去把钱提出来放到公司的账上,给员工发半薪。这是他给我讲的一个实际的例子,这说明什么?如果说你不太适合创业,你进入了一个创业的长期挣扎,这样的一个状况之中。那么你需要付出的心力和资源是非常多的,刚才这两个朋友的例子,说明什么呢?如果他去打工,他每个月是有收入的,现在他去创业,他不但没有每个月自己的收入,还要把自己的钱或者是自己夫人的收入贴到公司里去。当然了,如果你有创业梦想,你适合创业,这种破釜沉舟,这种竭尽全力是必须的。我说的是如果你不适合,或者你不是非常适合,那么你就要考虑你的机会成本。创业是你自己没有稳定很好的收入。然后你甚至现在要把自己的全部资源贴进去。如果不创业,那你可能不断的晋升加薪,不断的有一个收入。而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你选择时候的机会成本。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复的讲,创业是机会成本最高的一种选择。
前几年,大学生就业难,有很多人站出来忽悠大学生说用创业来代替就业。如果就业难,那你就去创业。我当时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讲,大学生创业能做什么?难道在街边摆一个煎饼摊叫学生创业?是的,叫创业。但是这种创业是不是起点和层次太低了,当然,后来有人还是在街边摆一个煎饼摊,但是加上一个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卖煎饼。那我讲互联网卖煎饼,本质上也是卖煎饼。你让一个找工作都找不到的人去创业,本身这就是强人所难,因为他不具备那个能力。而大学生创业,必然只能从最低的起点开始选择,从摆地摊,做小作坊,一个小打小闹去开始选择,一旦他做了这种选择,其实他的机会成本非常大,他放弃了他这个工作生活的收入。
所以,对于我们所有有创业梦想,并且想创业的朋友,我在这里特别想提醒大家:就当你确定创业之前,你要多想一想。想一想,你知道什么叫创业的机会成本吗?你愿意去核算一下自己的创业机会成本吗?这个核算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如果你不创业,你还有什么选择?例如,你可以应聘到某个公司,或者说你可以到政府机关,甚至再或者说,你可以加入到一个别人的创业公司里,成为团队中的一份子。因为你很多的时候创业不等于自己当老大,自己是巨大的股东,才叫创业。和别人一起创业,自己是一个其中的小股东也是创业。那么这些都是你实现自己职业梦想的选择机会。夜深人静的时候,仔细的问下自己,如果有三条路、四条路摆在你面前,让你来选,你现在愿意选哪一条?那么在往前看一下3年后,4年后,每条路可能会走成什么样。那个时候反过来看,今天你还想做这样的一种选择吗?如果答案还是想做创业的选择,那就说明你的创业机会成本不大你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有犹豫,那很可能就是你创业的机会成本有点大。所以,人生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你,你喜欢不喜欢,在出发之前,我们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清楚了,再做出的选择,不管是哪一种选择,都是对的选择。
原创文章,作者:初欣运营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wp.cn/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