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永远留有余力」就是任何时候都不使出全力,都只使出八成甚至是七成的力量。那练武之人都知道,如果你使劲全身的力气,一拳打出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打着,会把自己闪着,让自己受伤。另外一种是打到了,但是打到的物体非常的坚硬,那么反弹之力也会把自己震伤。就像金庸小说里边谢逊打的七伤拳一样,虽然是非常凶猛、非常有力量的拳,但是打出去的时候伤人之前先伤己。而另外一种武功是太极,太极则不同,那太极是永远不会使出全力,永远留有余力,所以他进攻的时候是一浪一浪的这种力量绵绵不绝,那么防守的时候,别人攻击过来的时候,也会顺势而为,把对方的力量卸掉并且引导着向自己有力的方向去发展,这是两种不同的武功,那我非常欣赏太极这种武功。
那做企业也一样,做企业就要像打太极,要永远留有余力,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做企业经营永远留有余力有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就是企业要永远保证账上有钱,我的观点是,要假设一分钱收入都没有的情况下,我们账上的钱能够支撑企业花一年半。这是一个标准。就是你告诉自己,如果从现在开始,我每个月一分钱收入都没有,那我现在账上的钱支付我每个月的成本和费用够不够花一年半,如果够,那我们就是安全的,我们心里就有底,我们就有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空间去寻找我们的发展方向,或者解决我们现在发展中的问题。如果账上的钱不够花一年半,其实我们就已经非常危险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越来越面临账上的钱花完的状况,一旦企业账上没有钱了,这个企业其实也就要倒闭和失败了。所以做企业一定要永远保证账上有够花一年半的钱,那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企业的经营者要看米下锅。
大家知道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资源的,而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想做很多事情,但是我们能不能真去做很多事情呢?那要看我们手头的资源,如果我们账上的资金不够,那么就不能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想用多少人就用多少人,我们首先要保障的是我们账上的钱够我们支撑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那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要缩减支出,哪怕是该做的事少做一点,该用的人少用一点,进度慢一点,但是我们必须把成本和费用控制住,因为我们要保证现在的这个成本和费用支出的速度,我们账上的钱可以再支撑一年半。只有这样活下来,我们才有未来发展的机会,那伟大是熬出来的。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边有一个武功高手叫周伯通,他在桃花岛上有一天他突然说,我悟出来了。怎么样能够成为天下武功的第一高手呢?就是熬。因为当时比他高明的有五个武功高手,就是我们大家知道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这五个人都比周伯通的武功高强,但是周伯通说我只要熬,熬到这五个人都死了,那我就是天下武功第一了。实际上做企业的道理是类似的,如果我们的企业一直活下去,而我们的竞争对手因为犯了错误,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就会成为越来越强大的那个幸存者,所以做企业永远要留有余力,留有余力的第一条就是保证你账上的钱够花一年半,即便是在一分钱收入都没有的情况下,这是第一点。
那永远要留有余力的第二点是永远不ALLIN,永远不孤注一掷,打德扑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德扑高手是不ALLIN的,因为ALLIN就是把你手里的筹码全下,一旦赢了,你的筹码就翻倍,但是一旦输了你手里边就没有筹码,就是零了。那真正的德扑高手,他在牌再好的情况下他都不采取ALLIN的这种做法,因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的牌确定是最大,五张牌都发完了,不再发牌,你的牌确定是最大,那么这个时候你的ALLIN别人不会跟,所以你不可能再多去挣取一点的筹码,没有必要去ALLIN。另外一种就是在五张牌没有发完,比如说发了三张牌或者发了四张牌的情况下,你的牌非常非常之好,是绝对领先的,那么这个时候你去ALLIN了,但是第五张牌发出来很可能情况发生变化,别人博到了他博的这张牌,那么反过来把你追上,把你杀掉了。所以对于德扑的真正高手来讲,他永远不会采用ALLIN的这种打法,就是他的牌再好,概率再高,他也不会采用ALLIN的打法。
在德扑的比赛史上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十几年前,几十年前在美国有一次比赛,那么有一个非常高的高手,他在遇到一副好牌,他把他所有筹码都推出去,结果别人在和牌的时候,博到了一个2%或者3%概率的一个小概率的一张牌,把他赢掉了。那这个时候因为他打的是比赛,他应该就出局了,但是呢他突然间发现,他的筹码有一个筹码压到了他的一个比如他手头的某一个小物件下面他没有看到,所以他推到池里的筹码就剩下了一个筹码,这个筹码是一个最小的筹码,但是他靠着这个最小的筹码最后翻盘了,因为他靠着这个最小的筹码赢了一盘又赢了一盘,又赢了一盘,最后东山再起,成为整个比赛的获胜者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只要你有筹码,你就永远可以等待机会,如果你没有筹码,你就出局了,你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做企业是同样的一个道理,我们再看好一个项目,也不应该孤注一掷,把公司所有的资金都压上去,我们再看好一个产品,也不应该只是盯着这一个产品把所有的人力、物力全部压上去,因为再确定的时候我们再有把握的事情,它都可能存在着一个极低概率的一个变数,而如果我们孤注一掷,把所有的筹码、所有的资源都加到这个事项上去,一旦这个小概率事件出现,我们就完败了,我们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所以做企业永远要留有余力的第二条,就是再好再有把握的时候也不要孤注一掷,而是要保留一定的资源,保留一定的机会。
第三点就是做企业永远要有B计划、C计划。我们的A计划再好,我们再希望A计划能够成功,我们同时也必须要有B计划和C计划,就是为了防备万一A计划不可实现的时候,我们有B计划补上。B计划就像是军队中的预备队,任何一个优秀的将领永远会留下预备队,在最关键的时候使用,不到最关键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把预备队派上去,甚至是大多数人认为已经火烧眉毛了,要求去把预备队投入的时候,那优秀的将领依然会再坚持再坚持,不去投入。
我记得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叫《历史的天空》,讲的是一个,原来叫姜大牙后来改名叫姜必达的解放军的将领,从一个农村中的普通的小孩最后成长成为一个优秀将领这样的一个故事。那么其中就讲了,在抗美援朝的时候的一场战斗,我相信这个战斗可能有历史上真实的原形,但这个战斗道理讲得非常非常有意思,那场战斗是姜必达赢了,那多年以后,当时他的美国军队里边他的对手后来访问中国,然后他们一块聊起这场战斗的时候,对方就在问他,为什么他怎么最后一直没有把他的预备队投入上去?因为当时美军的战略是两个阵地,那么集中全力攻一个阵地,目标是希望把姜必达的预备队调出来都扑到最紧急的阵地上,然后集中兵力打另外一个阵地。当时这一个被攻击的阵地打得非常惨烈,姜必达的部下几乎已经支撑不住了,反复向他请求把预备队调上去。但是姜必达就是坚持认为另外一个阵地才是美军真正要攻取的阵地,他必须保有预备队来准备支援那边的阵地。最后事实证明,美军的打法就是这样的一种打法,只要姜必达把他的预备队全部地投入到被攻击的A阵地,那么美军就会突袭B阵地,就会把整个这场战斗打赢。那正因为姜必达一直坚持没有把预备队投入到A阵地,A阵地打得再惨烈他也没有投入,所以美军没有机会去攻击B阵地,那么整个这场战斗就打赢了。后来他们遇到的时候,美军的将领就问他,说你为什么就不调动你的预备队?那姜必达讲他的判断就是美军真正的目标在B阵地。事实上也是这样,所以他就打赢了。
这是说一个预备队的故事,那么作为企业来讲,永远要有B计划,我们任何一个项目甚至是一个重要岗位上的负责人,我们都要有B计划,B计划是一个备用计划,是一个备选计划,那么有了这个计划,他可以确保我们在A计划上如果遇阻或者如果失败,我们有补救。
那这三点就是我们讲企业经营永远要留有余力的三个要点,要保证你账上的钱能够支撑你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支撑你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那么再有把握、再好的项目和产品也不要孤注一掷,把全部的资源投上去。那做任何事情永远要有B计划和C计划。如果我们把握了这三点,我们就是一种永远留有余力的打法,那么这种打法可依保证我们像太极拳武功一样,让自己的力量永远是绵绵不绝的,让我们在应对别人进攻的时候永远是可以应对的很得法的。作为一个司机来讲,不能把车开翻这是核心任务,那么作为一位船长来讲,不能把船开翻这是核心任务。对于创业者而言,不能把你的企业做倒闭了,这是一个核心的任务,那如何才能够不把企业做倒闭呢,就是你要永远留有余力,这是我们经营的一个核心,很多的创业者往往很乐观,把很多事情想得很简单,当我们开发出一个产品的时候,市场反应不错,那我们就开始充满信心,认为这个产品就是可以带动我们腾飞的产品,于是把全部的资源和计划扑上去,这是不对的,真正有经验的老司机,真正有经验的创业者他一定要记住这件事,就是永远要留有余力。在想到这点的时候,我们就跟自己想太极拳,你看到那个太极拳的拳手非常的高明,在那儿不急不缓地去按照自己的固定招数在走,但是当他一旦在攻击的时候,他的力量是绵绵不绝,源源不断地的,他为什么能够源源不断,就是因为他每一招都没有使出全力,他后面还有深厚的这种后劲在那儿准备着。做企业经营就是这样要这样,核心就是把握上面我提到的这三个要素,把握好了你就是一个永远留有余力的打法,这种打法可以让你的企业长命百岁。
原创文章,作者:初欣运营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wp.cn/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