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贯是劝各类的创业者,如果你有机会融资,你的公司一定要融资。融资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讲,有非常多的好处,而且是必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方位的竞争,已经不可能有初创公司不靠融资最终在自己的市场上获胜的这种先例,因为你不融资,但是你的同行会融资,他们会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参与竞争,而你如果只是靠自身的资金积累的话,你几乎很难获胜。
企业为什么要融资?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要更多的钱。不要认为自己的企业不缺钱,经济学的最重要的一个假设就是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任何一个企业其实都是缺钱的。不论是你现在账上趴着多少钱,或者是你现在的收入、现金流多么好,本质上来讲,你的企业都是缺钱的。因为如果你有更多的钱,你就可以做更多的事,你就可以打更大的余量。
另外一方面,多准备一些粮草总是没有坏处的。创业者很容易对自己的未来预见得比较乐观,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企业的未来都要比创业者自己想的要悲观。
举一个例子,很多创业者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公司现在发展得很顺畅,三五年之内就可以解决战斗,实现第一阶段的目标,上市也好,或者是成为市场的领军企业也好。但事实上实际你走起来很可能需要的时间要比这个长很多。我还没有看到,有十年以内就成为非常优秀的行业领先公司这样的创业公司。任何一个成功的公司都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即便是我们现在最近几年的明星创业公司,例如小米公司、滴滴打车,我没记错的话,今年应该是小米公司的第七年,是滴滴打车公司的第五年。在我们记忆里边,几乎是创造了奇迹、发展非常顺利的公司,也都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所以我们自己的企业,很可能未来要走的路很长,这个时候你账上多一些资金,公司多一些粮草没有坏处,它可以让公司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有更大的余量让自己去发展。
第二个原因,融资之后可以督促我们创始人更加进取。我知道有一些创始人在创办公司的时候,可能没有大的进取心,认为小富即安就行了,或者是他做公司,更大程度上凭借的是兴趣。但是一旦你融资了,因为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你对投资人是有一个描绘的,相当于有一个承诺。所以就会逼迫着我们自觉不自觉的紧张起来,进取起来。而一个不足够进取的公司,在市场上是很难有竞争力的。
我们可能是凭着兴趣,或者是凭着自己的爱好去做一个公司,但是如果想让这个公司生存和发展下去,我们必须有非常强的进取心和企图心。而这一点,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加码。另外一方面,融资之后的公司,在进取心、目的性上,都会比没有融资的公司要强很多。因为很显然,你在融资的时候,你对未来的发展规划给投资人要有所描绘,甚至会有所对赌,因为你和投资人之间会约定,你如果做到了,会奖励你,你做不到,会惩罚你。
第三个原因,融资可以推动公司规范化运行。我们很多初创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可能都不是健全,一些正规的流程走得也不是健全,甚至是在预算上都不是特别认真。但是一旦你融资,有投资人进入之后,首先你至少需要一个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对你公司的定位、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要做出清晰的界定。在这个商业计划书里边,对未来的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你还需要有一个严格而详细的财务预算。
所以融资会促使企业按照现代企业治理制度、按照规范化的方式来进行经营管理,这个对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四个原因,融资不单单获得的是资金,还获得的是联合创业者。不论是天使投资人还是机构投资人,他一旦投资了你,都会向你派出董事,这个董事其实就是你一个没有花钱,甚至是他们自己掏钱,来跟你一起创业的人。对于大多数的创业公司来讲,都是第一次创业,但是对于投资人来讲,他要么是自己以前创过业,要么就是他投资了很多的创业公司。所以在创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懂行的、做过的人,能够跟你一起来商量、一起来讨论,这个对于公司的创业者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可见,融资对公司其实有非常多的好处。唯一的坏处可能就是稀释了原来股东的股份。但是是这样,一旦公司创办成功,你多1%、少1%的股份其实并不重要,但是一旦公司创业不成功,你拥有再多的股份也没有用。所以看似你引入投资人的时候,是稀释了你的股份,但实际上是增强了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对创业者来讲,你既拿到了大笔的资金,又增强了你成功的可能性,这其实是一个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很多创业者会误解,认为融资对自己的股份稀释非常大,其实这里有个账大家可能没有算清楚,即便是某一轮融资对你的股份多稀释了10%,例如说你原来准备稀释15%,结果非常违心的被逼迫接受了稀释25%,只是多稀释了10%。这10%其实在最终对你的影响并不大。相当于什么呢?如果到公司成功一天,你本来拥有20%的股份,如果你被多稀释了10%,相当于你最后生下了18%的股份。试问,一个做得非常成功的公司,你在其中拥有的股份是20%还是18%,差别大吗?所以对创业者来讲,把企业创成功,是头等的大事。企业失败,这是最差的一种结果。
所以,任何一个公司如果有人愿意投资,理论上讲,你都应该去融资。因为融资会为你带来非常多的好处。可以讲,我们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创业者,公司是否融资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题,通过了这个考试的公司,基本上就是一个比较规范的、比较商业化的一个创业公司。还没有进行融资的公司,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一个想法或者是一个票友性质的创业公司。所以我奉劝所有的创业者,在你公司能够融资的时候,一定要融资。而且再融资的时候,不要对股份稀释的比例斤斤计较。把资金拿进来,公司会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对公司的发展会更重要。
与其我们多花一两个月、两三个月的时间在斤斤计较、在讨价还价上,不如我们早两个月、三个月拿到资金,推动公司发展。这是我对创业者的一个忠告。
原创文章,作者:初欣运营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wp.cn/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