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要进步,必须坚守一些价值观底限,必须惩恶扬善,必须大声疾呼,创新光荣,抄袭可耻。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是一个社会创新的动力源泉,一个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度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社会如果卖假货可以赚到钱,并且不会被谴责,那么很多意志薄弱,不知廉耻的企业就会拼命地卖假货,而不是自己去创品牌。踏踏实实去创品牌的企业,在这种假货横行,又不受制约,不受惩罚的环境中,也是无法生存的。试想一下,如果抄袭不被惩罚,并且不被谴责,那么大家很可能就不会去原创,如果造假不被承接,很多人就会铤而走险去造假。其实现在在中国造假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前一段我看到马云先生也在那儿大声地疾呼,要像对付救驾一样去打击造假,我非常欣慰,也非常地赞成,如果这个社会每个人都站出来大声地去呼吁打假,大声地去认为创新光荣抄袭可耻,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是有希望的。
我曾经听过一个官员讲,以前我们以为我们去抄袭国外的技术是占了人家的便宜。抄袭了人家的技术,仿制人家,不给人家专利费,我们是占了别人的便宜。后来我们发现其实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因为你可以去抄袭别人而不是自己去创新,结果是扼杀了本土企业的创新土壤,造就了一大批不会创新,只会去生产仿制品的工业,最后使整个企业界的创新力在丧失。
在硅谷,在美国,如果是模仿和剽窃别人,不但有法律上的巨大风险,而且不可能有人会投资你,甚至员工都会以为你工作为耻,这样的土壤自然没有人去抄袭,大家就会拼命地去创新。所以在美国会看到,虽然推特等等很多的创新出来,但并没有大家一窝蜂地上,而在中国不一样,当团购出来之后,很快我们就是千团大战,当任何的一个 O2O 的模式出来,立刻有非常多的模仿者,当然在打车,包括后来的共享自行车领域都是如此。大家都是一窝蜂地上,而不是自己去寻求自己独特的创新。
我非常赞赏陈寅恪先生的人格,他说过有四不讲,前人讲过的他不讲,近人讲过的他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他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只讲未有人讲过的,我非常赞成这样一个理念。
实际上我自己也是这样,我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我就有一个习惯,一个题目,一个作文题目,如果我想到了,我还没来得及写,后来发现别人写了,那我一定不会去写。在工作之后到现在,二十来年的时间,我参与创建了很多家公司,可以讲每家公司我们都是独辟蹊径,都去做了自己独特的一些东西,并且最终都做到了细分领域的数一数二。因为我一直坚持三个不做,再好的想法如果发现别人已经做了,那我们不做,机械重复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我们不做,对社会进步没有正面价值的事情,不做。正因为坚持了这三个不做,我们最后选择做的方向,其实都是对社会有一定的意义,并且是创新的。我绝对不能容忍自己和别人雷同,抄袭其实即便你赢了又如何呢?况且这个世界上有哪个伟大的企业是通过抄袭来获得成功的?其实抄袭的人也知道自己抄袭不对,抄袭不好,但是往往是抱着成王败寇的侥幸心理,认为靠剑走偏锋可以走成一个成功的捷径,成功之后再漂白,其实结果不然,抄袭往往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没有吃到鱼却沾了一嘴腥,既没有成功,也成了笑柄。
我认为人应该不断地进取,一旦一件事情自己已经做成了,其实再重复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应该是以今天的高点作为明天的起点,站在今天的基础上不断地进取,不断地创新才对。当然凡是自己创办企业的人都想赚大钱,但是我认为不是每件可以赚大钱的事都应该做,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一定要考虑你的产品,你的服务的社会价值。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做的事情对社会进步没有正面价值,做了又有何意义呢?即便靠此赚到非常多的钱,我认为这也不是一个符合价值观的事情。
所以在过去二十多年里面,我参与的每一个公司,都不是一个模仿和抄袭别人的公司,我们唯一追求的就是去寻找市场上的空档,去想办法创新,通过创新拉开市场的空档,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样的一种信念,我认为必须去坚持,如果我们每一个有能力的,有企图心的企业家,都认为创新光荣、抄袭可耻,那么这个世界上我们一窝蜂的去做事情的这种情形就会减少,大家都会去寻找独特的需求空间,寻找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或者去找更好的满足需求的方法,我们的新产品,新的创新,一定会层出不穷,这个社会也会非常地有希望。
当然作为创业者来讲,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来讲,一定要为创新营造一个环境。在企业里边,要为创新营造一个环境,就是我们要宽容,要去鼓励下属去创新,并且在创新的路上,如果一旦遇到挫折,并不因此而去责备对方。当然前些年有一种说法,认为 KPI 会消灭创新,因为一旦 KPI 制订,一个明确的定量的目标设定了之后,所有的人都会眼里边只盯着自己的 KPI,而不去做任何对 KPI 无关的事情。但是在拉卡拉,我只寻求到了一种平衡,首先我不认为 KPI 会消灭创新,其次我认为企业必须要有 KPI,我是坚决不同意消灭 KPI 的做法,我认为中国的企业还远没有到可以消灭 KPI 的时候,必须要有 KPI。但是关键看 KPI 怎么设,你设的 KPI 如果是很僵化的,当然会恶化创新。
在拉卡拉,我强调两正两反指标,所谓的两正,就是要以 3—6 年之内成为行业的数一数二为长远目标,要以当年 KPI 为当期目标。这两个目标相结合,就既会兼顾 KPI,又不会去扼杀创新。如果一门心思只盯着当年的 KPI,不去创新,那么你就不可能在三年到六年的时间内成为行业细分领域的数一数二。而如果你一直只是高高在上,盯着 3—6 年之内成为行业的数一数二,不去完成当年的 KPI,那么你也不可能获得当年的业绩。所以,为创新营造一个环境,首先要领军人物领导者非常重视创新,其次要鼓励创新,再其次,要通过一些导向来支持推动创新。
不管怎么讲,我希望我们的创业者要明白,创新光荣、抄袭可耻。抄袭并不能够帮你更快地走向成功,绝大多数的抄袭会既是没有成功,又让自己沦为笑柄。我们倒不如盯着市场的需求,盯着消费者的需求,去通过创新寻找到企业发展的空间,这样是一个名利双收的事。既把企业发展起来了,也对社会的进步有正向意义,而如果每个企业都是这样的一个企业,这个社会的经济一定是欣欣向荣的,我们的未来一定是有希望的。
原创文章,作者:初欣运营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wp.cn/1571.html